2019/12/15清晨3點起床,灌洗後在家中就先拉筋,雖然梨狀肌症候群的症狀在最後一周已經改善許多,但是不希望因比賽讓他惡化。
4點鐘吃了兩塊白吐司配上黑咖啡,慢慢的確認裝備,5點鐘跟著老婆騎車出門。一路上慢慢騎,也遇到了很多今天的參賽選手,也有人透過UBike前往會場,這好像也是個熱身的好選項,明年有機會的話可以來試試看。
接近6點抵達會場,還在找全馬寄物處時,聽到了主持人催促的提醒,”還剩下最後半小時,請選手們加快腳步”,不由得緊張起來。換好衣服,喝了一瓶紅牛,排隊上完廁所,放好東西,只剩下10分鐘。跟老婆說聲4小時後見,便前往D區排隊。
今天天氣沒有很冷,內心希望溫度再低些,可能才比較符合我的訓練屬性。起跑時跟去年半馬人一樣多,只是沒有跑上人行道超前,慢慢的在人群中找縫隙鑽,當有人開砲就跟著一起出去。進到仁愛路後,延著左邊的公車道慢慢的推進。距離:5Km,時間:26分56秒, 平均配速5分23秒。
身體熱開了,目前體感滿好的,腳不會太重,心率也是舒服,沒有留什麼汗。配速目前在4分50秒~5分之間,還能夠再快嗎?其實可以,但是為了面對未知,保持下去可能是比較好的選擇。10Km做了第一次補給,一條能量條,BCAA膠囊手滑去了一顆。距離:10Km,時間:51分29秒,平均配速5分8秒。
熟悉的中山北,跟著半馬的跑著匯流,穩定速度保持下去。中間看到有一站補給是珍珠奶茶我真的不太行,不想要弄得手黏黏的,也為了閃地上的奶茶趕緊跳開。前面要進到了大直河濱,沒有跑過這一段,也準備要面對未知的全馬後段。20Km第二次補給,距離:半馬,時間:1小時46分23秒, 平均配速5分2秒。
慢慢的來到訓練最遠的27Km,才剛覺得都還好,來到27.5Km的補給站,一慢下來就開始抽筋,怕影響到後面的跑者,趕快退到路旁伸展,休息不到一分鐘後,沒有繼續抽下去,放慢配速繼續退進, 30Km第三次補給,進到補給站趕快找鹽碇,避免情況惡化。距離:30Km,時間:2小時33分22秒, 平均配速5分6秒。
接下來的每一個補給站都乖乖的進站喝水找吃的。終於感受到什麼叫做撞牆,什麼是腳抬不起來,只要速度稍微快一點,大腿就在抽筋的邊緣。只要速度稍為快一點,不對,是根本沒辦法快。太陽不會到太曬,不過加上抬不起的大腿,只是讓人感覺河濱這段有點漫長,最後的10Km怎麼可以這麼遠。只有調整姿勢,讓前傾多一點,讓身體去帶著腳步向前,下坡時盡可能腳步大點追點時間回來。出了基隆路地下道理論上是要全開的,不過完全無法,還能夠維持跑動已是萬幸。最後一個直線總要開吧?對,開了,抽筋了。不過不想停下來,繼續往終點邁進,這時候的姿勢應該非常的奇妙吧?! 距離:全馬,時間:3小時42分21秒, 平均配速5分16秒,大會時間:3小時43分31秒。

換回拖鞋後發現右腳大拇指跟食指間的腳底起了個水泡,其他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。稍微休息後,老婆幫我跟路上的紅牛女孩拿了罐紅牛,喝完後補充了不少能量,身體感覺好多了。還能夠走,沒有鐵腿,回到家昏睡後,凌晨四點起床,出發埔鹽順澤宮索取冠軍帽。
腳的狀況就是小痠痛, 目前已經恢復小訓練,不過左大腿後側還是偏緊,應該筋膜沾黏有點嚴重,需要多點時間伸展,看看休息這幾週後是不是再來一次漢森當做平日的訓練。下一個目標其實還沒有很確定,只知道早上跑步時,是開心且放鬆工作壓力的,不想讓比賽給自己太多負擔,一年一場也許很夠了(也很燒錢XD),也許慢慢累積幾場後看能有沒有機會加入DVTT AED RUNNER,讓自己跑得更有意義一點。另外,初鐵?